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部门: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84/R
邮发代号: 38-1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1.《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是我国第一本融输血与检验为一体的科技期刊。刊号:CN341239/R。本刊以各采供血机构、输血相关单位、医院检验科及从事采供血相关业务(含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临床输血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学、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管理、论著、综述、讲座、研究报告、经验交流、输血与护理、个例报告、质量控制、学术会议消息等栏目,欢迎投稿。
2.来稿要求
2.1来稿应选题新颖,论点鲜明,数据准确,必要时数据应作统计学处理。论据充分,结论明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较强的科学性及逻辑性。文句要求严谨、明确、通顺达意,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2.2文题确切简明地表达论文的核心内容,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副标题),同时附上相应的英文文题。
2.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如刊出前必须变更作者署名,一定要出示单位学术机构说明,否则不予受理。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同时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任选),联系电话或E-mail地址。需注明通讯作者的文稿,请单独列出“通讯作者:姓名、邮编、单位名称”。
2.4文章标识码与文章编号及分类号
来稿请注明文献标识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及实践总结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等)
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识。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XXXX-XX
XX(YYYY)NN-PPPP-CC,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YYYY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
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例:
【文章编号】1671-2587(2003)04-0241-03
为发表在《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2003年第4期第241~243页(共3页)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solGMRa表达的研究》(作者李丽)一文的文章编号。
2.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摘要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不引用文献。综述需提供指示性摘要。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例如:
TheImprovermentonDetectingSerumHydrocarbonate.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并用斜体),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例如:YUANQu-dong,LI
Ping,MAJing-xiang,eta1.OfficeofLoanforHealthyProjectsofShandongProvince,250011
2.6关键词能反映论文文题内容的名词或词组,一般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1998年版《医学主题词表(英汉对照)》(光盘版)中选用规范的实词表达,未被词表收录的有关新学科和新技术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此外,还可以参考权威工具书,如《英汉生物医学词汇》、《英汉医学词汇》等,有英文摘要者,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每个英文关键词第1个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
2.7正文
2.7.1前言采用第三人称简要说明正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相关背景资料。一般“前言”两字可以省略,短篇论文可以不写前言。
2.7.2材料与方法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的选择情况,详细的实验方法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试剂的批号,仪器型号及厂商等均应列出。
2.7.3结果按照逻辑顺序表述所得结果,文字叙述时,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要详述,只需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
2.7.4讨论着重讨论研究中重要的和新的发现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材料。
2.8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颁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英文缩略语以通用为准,并于文稿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在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少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2.9表、图表格一律用三线表(顶线、栏线、底线),具备要素包括表序、表题、表身、表注(必要时),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图要素包括图序、图题、标值等。图序、图题置图的下方(居中)。图必须提供清晰原图,不使用手工绘制图。
2.10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
132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均数与标准差用圆括号括起后写单位或“%”,如“(19.8±3.7)mg'、“(30.6±5.1)%”。表示数值的范围内,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如2%~48%。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可写成4×3×5cm。
2.11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
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一书。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d应采用ng·kg-1·d-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d-1的形式。
2.1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如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Akx-〗(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s;标准误sx;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相关系数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样本数n;概率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所用符号均用斜体。
2.13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位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仅限亲自阅读过的新文献,尤以近2年的文献为宜。〖HTH〗尽可能引用本刊文献〖HTSS〗,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如:例1魏海明,刘杰,田志刚,等.检测TH1/TH2亚群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658.
例2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336.
例3FarinatiF,PengoV,BassiN,eta1.Monitoringliverregenerationafterrighthepatectomy[J].ItalJSurgSci,1985,15(1):7577.
例4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M644786文献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项目,若获相应级别的科技成果奖,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发表。
4来稿一式两份(照片不用复印件),稿件处理费30元,同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经本刊编委审定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付版面费。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中支出,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3册)。对不能刊用文稿不退稿,但本刊将函告作者,请自留底稿。
5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同时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供编辑部参考,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2个月内刊出。
6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7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本编辑部所有。本刊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方式出版,未经本刊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全文和任何部分不得转载别处。
8来稿请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安徽省立医院内《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部,邮编230001,请勿寄给个人。
临床血液学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血液学杂志发文量
临床血液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输血性铁过载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往往需输血治疗以维持生命,长期反复输血导致铁过载(ironoverload,IOL)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对疾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输血依赖性患者的铁过载作一综述.......
作者:任凌燕;廖辉 刊期: 2011- 06
-
骨髓内皮细胞与造血发生的关系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而内皮细胞是造血微环境中重要的基质细胞成分.近年来,骨髓内皮细胞参与造血调控的现象不断地被发现和证实,极大地促进了造血干-祖细胞和造血调控机制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骨髓内皮细胞与造血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付丽;刘文励 刊期: 2004- 04
-
干扰素治疗肝炎病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α)对肝炎病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肝炎病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IFN-α治疗,IFN-α具体用法:3MU,皮下注射,1周2次,至少2个月.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36.5(7~50)岁.HBV阳性15例,HCV阳性4例,HBV和HCV同时阳性1例.所有患者均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没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脾脏明显增大......
作者:郭振兴;季林祥;段毅力;杨仁池;YANG Renchi 刊期: 2008- 03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型变异2例
人的血型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受控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的血型基因,一般终身不变.血型变异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仅有少数报道[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血型变异,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28岁,于2011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高体温达39.5℃,口腔血疱,牙龈出血.血常规示:白细胞(WBC)39.2×109/L,红细胞(R......
作者:陆娟;陈世兰 刊期: 2013- 04
-
细胞周期检测点调控与血液病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在特定的时间与其调节亚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又称细胞周期素)形成CDK/cyclin复合物,磷酸化相应底物蛋白,推动细胞通过细胞周期的特定时相,即细胞周期检测点(Cellcyclecheckpoint).近发现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可通过非磷酸化途径抑制CDK/Cyclin活性,称作CDK抑制物(CDKinhibito......
作者:何静;陈燕 刊期: 2000- 05
-
调控血管新生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
Aplasticanemia(AA)isabonemarrowhematopoieticfailuredisease,theimmunesystemdisordershavebeenconsideredasthemainpathogenesisofthedisease.Inrecentyears,moreandmorestudieshavefoundthatbonemarrowmicrovascu......
作者:黄莉锋;邓姝;林圣云 刊期: 2018- 01
-
复方地甘口服液对白细胞共同抗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对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模型,分组处理后,外周血CD45用FACS进行分析;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用3H-TdR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脾细胞增殖能力.结果:造模组小鼠CD45下调的同时,白细胞和IL-2及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
作者:潘琦;何东初;陈如泉 刊期: 2002- 05
-
造血干细胞移植肝脏并发症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脏并发症的临床类型、病因、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接受HSCT的279例血液病患者中肝脏并发症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并着重分析肝静脉闭塞病(HVO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及危险因素.结果:279例HSCT患者中99例发生肝脏并发症(发生率35.48%),其中23例发生HVOD(发生率8.24%),62例发生涉及肝脏......
作者:杜宏;杨栋林;黄勇;韩明哲 刊期: 2009- 01
-
121例妊娠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妊娠并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妊娠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报道较少.本文试图探讨妊娠并血小板减少的有关原因,并研究针对孕妇的相应处理方法.......
作者:周振海;原耀光;洪文德;李娟;李小银 刊期: 2003- 04
-
人巨细胞病毒对粒-单及红系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脐血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爆式祖细胞(BFU-E)及红系祖细胞(CFU-E)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研究HCMVAD169株对脐血CFU-GM、BFUE及CFU-E集落生长的影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集落细胞中HCMV-AD169DNA.结果:①HCMV-AD169对CFU-GM、BFUE及CFUE均有......
作者:刘斌;刘文君;郭渠莲;袁亚杰;张迎春;郭勇;邓正华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DV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7例临床疗效分析
- 2 白血病患者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策略
- 3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
- 4 植物血凝素对杀伤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影响的研究
- 5 丙戊酸钠逆转AML1-ETO融合蛋白转录抑制作用的研究
- 6 二次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临床分析
- 7 以脊髓压迫症状为表现的Richt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8 江夏地区人群Rh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的分布
- 9 华中地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血酶抵抗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端粒酶活性及临床意义
-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Fas抗原和凋亡率测定及意义
- 12 升阶梯治疗策略和持续新药治疗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 13 HⅣ感染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 14 一项有关来那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中国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多中心、开放性Ⅱ期临床试验:MM-021试验(全译文)
- 15 中枢神经系统粒细胞肉瘤1例
- 16 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 17 dupMLL、HOX11和WT1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胸膜浸润1例并文献复习
- 18 《未经化疗成功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解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新策略
- 19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小板表面活化相关性抗原的体内外研究
- 20 细胞因子对白血病抑制因子和IL-6在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