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部门: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84/R
邮发代号: 38-1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流式细胞术分析冻存前后脐血CD34+细胞的分布
目的:探讨低温冻存对脐血CD34+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冻存前后脐血CD34+细胞百分率、CD45+细胞和CD34+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及死细胞群的分布情况.结果:冻存后CD34+细胞占CD45+细胞的百分率[(0.84±0.39)%]明显高于冷冻前[(0.51±0.24)%](P0.05),冻存前后CD34+细胞百分率呈正直线相关(r=0.564,P......
作者:许遵鹏;廖灿;陈劲松;刘斌;吴韶清;辜少玲 刊期: 2003- 06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对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4例成人AL患者VEGF、VEGFR-1、VEGFR-2、mdr-1mRNA表达水平.结果:VEGF基因在AL组中表达的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作者:张静楠;董作仁;郭晓楠;林凤茹;杜行严;姚尔固 刊期: 2003- 06
-
急性白血病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24例初治AL患者的端粒酶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4例初发AL患者骨髓、外周血样本中,18例(75.0%)表达端粒酶活性,其吸光度(A)均值分别为0.538±0......
作者:何冬梅;张洹;波西雁 刊期: 2003- 06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膀胱灌注治疗骨髓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单倍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Ⅲ~Ⅳ级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应用GM-CSF进行膀胱灌注300μg/d,连用5天.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获得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3d(范围5~16d).结论:膀胱灌注GM-CSF治疗骨髓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恒湘;纪树荃;刘静;朱玲;闫洪敏;薛梅 刊期: 2003- 06
-
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PHU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报告1例PHUS患者,并复习有关文献就PHU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于正常分娩后第4天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经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等治疗无效,于发病后第1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正常妊娠及分娩后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为PH......
作者:王婷婷;杨仁池;李洪强;张桂新;季林祥 刊期: 2003- 06
-
配型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测,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给予输注补体依赖交叉配型(CDC)相合的血小板.结果:87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216次,其中CCI有效率为71%,CCI无效率为29%;CCI有效组LCT阳性......
作者: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肖露露;林伟;叶欣;黄铮人;佘妙容;唐继森;杜欣;谢蓉;吴穗晶 刊期: 2003- 06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诊断率.方法:对正常人及AIHA患者的红细胞经单克隆抗体标记后,采用CoulterElite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并观察红细胞膜表面标记不同免疫物成分的百分数.结果:正常人少数红细胞膜表面附有免疫物;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患者,其阳性凝集反应程度与红细胞膜表面标记免疫物的百分数呈正比例关系;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患者,其......
作者:许莹;吕照江;张之南 刊期: 2003- 06
-
雄黄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雄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作用机制,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MTT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例MM患者应用雄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及其受体(sIL-6R)水平.结果:MM患者血清中IL-6活性及sIL-6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Ⅲ期MM患者的IL-6活性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用雄黄治疗15例患者,3例完全缓解,5例有......
作者:王梦昌;刘陕西;李信民 刊期: 2003- 06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EB病毒及人类疱疹病毒6感染的研究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EB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HHV-6)的感染情况,以探究M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M患者EBV、HHV-6感染情况,每批试验均设阳性质粒对照及无模板阴性对照,同时检测了26例正常人.结果:MM患者总的病毒感染率为83.3%,EBV-DNA阳性率为50.0%,正常对照组EBV-DNA阳性率为3.8%;MM患者H......
作者:王京华;刘娜;刘芳;郭博 刊期: 2003- 06
-
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
例142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3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给予刮宫及应用止血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并出现头昏,但无发热及皮肤黏膜出血,于1993年7月5日入院。体检:体温37℃,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触痛,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肝、脾、子宫均正常。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30,嗜碱性粒细胞0.10;血红......
作者:高源香;于军方;孙新虎;于全军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酞胺哌啶酮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 2 每日1次和每日4次白消安静脉滴注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3 58例血红蛋白H病临床分析
- 4 T-VAD与T-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 5 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 6 Bcl-2蛋白在成人急性白血病表达的临床意义
- 7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诱导人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株ACC247凋亡的研究
-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 9 大连市血友病患者诊疗及生存状态分析
- 10 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 11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低血糖反应3例
- 12 铁代谢指标测定对慢性病贫血并发缺铁的诊断意义
- 13 DC-CIK细胞治疗研究
- 14 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 15 CFA治疗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不耐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 16 以高钙血症为突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附7例报告)
- 17 高铝暴露再障患者免疫细胞因子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8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20例分析
- 19 PCT、CRP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
- 20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中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和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