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部门: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84/R

邮发代号: 38-1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环孢霉素A联合脐血血浆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环孢霉素A(CsA)联合脐血血浆(CBP)治疗SAA13例,并与CsA加细胞因子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CsA联合CBP治疗SAA总有效率为69.2%,与CsA加细胞因子治疗组疗效(60.0%)相近(P>0.05)。结论:CsA联合CBP是安全、方便的治疗SAA的有效方案。......

    作者:柴晔;张连生;张玉芳;易良才;曹颖;宋飞雪;曾鹏云 刊期: 2001- 03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凋亡蛋白的表达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T(CD3+)、B(CD19+)淋巴细胞及血小板Fas蛋白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前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者,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B淋巴细胞的Fas和Fas-L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者T淋巴细胞的F......

    作者:高清平;黄望香;李秀珍 刊期: 2001- 03

  • 保存期内献血员红细胞ABO血型与CR1分子基因型及数目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保存期内献血员红细胞ABO血型与CR1分子基因型及数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HindIII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以及应用酶联法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4种ABO血型献血员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保存1,3,7,14和21天时,4种ABO血型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相互间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血液保存......

    作者:李志强;徐文皓;乐嘉宜 刊期: 2001- 03

  • 急性白血病止凝血异常的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止凝血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56例AL患者血浆一系列止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蛋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水平低于正常,纤维蛋白原(Fg)、蛋白C活性(PC∶A)、蛋......

    作者:赵维莅;胡炯;王学锋;璩斌;沈志祥;王鸿利 刊期: 2001- 03

  •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s)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36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9例,脾功能亢进5例]全血中RPs的比例和绝对值,观察RPs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变化,并与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RPs百分率和RPs绝对值为(2.52±1.12)%和(3.32±1.60)......

    作者:余自强;翟志敏;何晓东;潘理明;吴竟生;蔡晓燕;朱薇波;杨会志;耿良权 刊期: 2001- 03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995~1999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4例本病患者。结果:14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常见,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尤其易误诊为颈淋巴结结核。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

    作者:何川;牛挺;尹耕;向兵;刘霆;邓承祺 刊期: 2001- 03

  • 深低温保存对脐血长期培养起始细胞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对脐血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ongtermcultureinitialcell,LTC-IC)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6%羟乙基淀粉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基质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系统和CFU-GM检测方法检测新鲜脐血和深低温保存的脐血中长期培养起始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结果:脐血深低温保存复苏后,CFU-GM由97±5个/1×105MNC减少到84±13个/1×105MNC,回收率为(......

    作者:郑滨;仇志根;范华骅;袁纪军 刊期: 2001- 03

  •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在抗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动力学检测在抗栓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动力学检测方法对60例接受降纤酶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患者接受抗栓治疗前后的FMPF差异有较显著性意义,而常规凝血检查的FMPF改变不甚明显。结论:纤维蛋白单体动力学测定在抗栓治疗的监测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魏文宁;杨焰;杨锐;宋善俊 刊期: 2001- 03

  • 造血系统双重恶性肿瘤2例

    例1男,30岁。因头晕、乏力、腹胀半年,发现大腿肿物20天,于1998年9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乏力、耳鸣、眼花伴心悸,同时出现左上腹饱胀感,无返酸、嗳气、排黑便。入院前20天发现双侧大腿肿物,伴有疼痛,无红肿、发热,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40×109/L,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300×109/L。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

    作者:谢伟成;李娟 刊期: 2001- 03

  • 获得性血友病甲2例

    获得性血友病甲是指非血友病者自发产生凝血因子Ⅷ抑制物,临床上出现类似血友病甲的症状。本病比较少见,现报告2例。例1女,77岁。1998年9月4日以肉眼血尿1周入住我院。既往无出血史、其他病史及家族史。体检: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片状瘀斑。两肺底闻及湿性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织结节状及蜂窝状改变。膀胱镜检查见右输尿管口有少量血液流出。凝血象检查:TT、PT均正常,Fg5.5g/L,APTT......

    作者:王健;周春兰;胡凯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