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部门: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84/R
邮发代号: 38-1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29例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9例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完全缓解率(CR)、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瘤细胞均强表达CD30,58.6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接受了治疗的28例患者的CR率为50.0%,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与27.1%.ALK阳性患者CR为68.8%,2......
作者:陈焱;何群;舒义刚;李晓林 刊期: 2009- 02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类由免疫系统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肝脾和(或)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病情常发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预后很差.我们近期收治1例成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伴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翠翠;王旖旎;付丽;王昭 刊期: 2009- 02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阻塞病1例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并发肝静脉阻塞病(VOD)临床上不少见,但严重型病例并不多见,我们在临床上诊治1例,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获得缓解,报告如下.......
作者:胡元;黄仁魏;吴祥元;林东军;李旭东;林曲;董敏;何易 刊期: 2009- 02
-
急性白血病特殊髓外浸润1例
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常为发热、贫血、出血倾向等,但当组织器官受到损害时,则症状复杂而不典型,本组1例以自发性脾破裂、椎管内浸润症状为首发表现,无急性白血病之典型症状,易误诊,故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叶;王巍;李丽敏;韩雪英 刊期: 2009- 02
-
33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探索早期提示TTP诊断的指标及血浆置换治疗停止的指征.方法:对我院1993-2007年诊断的33例TTP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为女性;TTP的表现并不都具备其五联征,而以发热(87.9%)、微血管病性溶血(87.9%)、血小板减少(96.9%)和神经精神症状(90.9%)为多见,肾脏损......
作者:季杰;黄杰;卢忠平;常红;刘霆 刊期: 2009- 02
-
15例骨髓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MN)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例BMN患者的原发病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并做同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3例并发于恶性疾病,其中7例为血液恶性肿瘤,6例为实体瘤或骨髓转移癌;2例并发于非恶性疾病,其中1例为严重感染,另1例为弥漫性血管内出血.显著的临床特点依次为:发热9例,出血7例,淋巴结肿大7例,肝脾肿大6例,骨痛5例.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指标依次为贫血1......
作者:赵娟;邹萍;樊丽华;熊蓓 刊期: 2009- 02
-
组蛋白甲基化的意义及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在真核细胞中,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147bp的DNA分子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作者:赵菲;张纯;陈燕 刊期: 2009-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骨髓中除了存在造血干细胞外,还有一类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群体,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骨髓中的MSC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组织,如骨骼、软骨、肌肉、肌腱、脂肪和神经细胞等[1-7].......
作者:赵智刚;邹萍 刊期: 2009- 02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细胞嵌合状态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1971年Thomas等首次报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能够使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以来,HSCT已成为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统计34个国家105个移植中心的移植结果,1年无病生存率达61%~70%,移植相关病死率30%~35%[1].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移植物被排斥、疾病复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为了明确疗效,把握治疗时机,检测残余宿主......
作者:蒋瑛;王椿;高彦荣 刊期: 2009- 02
-
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复制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采用Q-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NF-κB/p......
作者:罗梅宏;周永明;胡明辉;陆嘉惠;孙曼萍;薛志忠;鲍计章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FL、SCF测定及临床意义
- 2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和TET2基因突变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 3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及其意义
-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5 奈西雅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化疗药物所致胃肠反应的临床研究
- 6 个体化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7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8 Castleman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9 ADAMTS13在TTP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0 流式细胞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1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 12 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 13 移植后高血糖状态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14 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 15 遗传性抗凝血酶及遗传性蛋白C联合缺乏症家系研究
- 1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嵌合状态研究
- 17 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 18 广东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析与临床观察
- 19 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