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临床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赵丽东;王梅芳;陈玙;常姝婷;呼小茹;程芳芳;杨林花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摘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临床较少见,发病率约为3.7/100万,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1∶2.该病起病急骤,未及时治疗致死率可达90%[1].TTP发病机制主要由于AD-AMTS13基因突变或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导致ADAMTS13活性降低,体内形成的超大分子量vWF无法被裂解,并通过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微血管血栓.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诊断已经由基于临床特征的五联征表现,发展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和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以及ADAMTS13活性<10%等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