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部门: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84/R

邮发代号: 38-1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国际刊号:1004-2806
  • 国内刊号:42-12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304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PENL的病例资料,从性别、发病年龄、病理类型、起病部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304例PENL中位年龄51岁(3~91岁),41~7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为1.2∶1.0,原发于小肠和腮腺的好发于男性,甲状腺、扁桃体和脾则表现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②本组PENL占同期淋巴瘤的53.0%(304/574),以非霍......

    作者:杨喜格;杨锡贵;孟良;常静;姜超 刊期: 2016- 06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解读

    ......

    作者:耿传营;陈文明 刊期: 2016- 06

  • 骨髓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影响骨髓瘤骨病的研究进展

    ......

    作者:刘召云;付蓉 刊期: 2016- 06

  • Treg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异常及临床意义

    ......

    作者:周巧林;邹兴立;魏锦 刊期: 2016- 06

  • 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为主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来源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10%~15%[1],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难以治愈.既往采用M2(卡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MP(马法兰、泼尼松),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等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很低,且缓解时间短暂.......

    作者:高顺姬;孙艳花;李广伦;郭振清;赵洪国 刊期: 2016- 06

  •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经典药物,其作用原理是耗竭患者体内L天冬酰胺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抑制肿瘤细胞代谢[1-2].但因其外源性蛋白质的特性,常引发机体过敏、骨髓抑制、凝血功能异常、生化指标异常、胃肠道不适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影响药物的继续应用[3-6].......

    作者:周阳;刘延方;王萌;王冲;徐衍;孙慧;万鼎铭;谢新生;姜中兴 刊期: 2016- 06

  • 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策略——TKI联合HHT治疗2例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文献复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KI)的出现,给CML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使CML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极大延长.然而,TKI疗效并非总尽如人意,有些患者出现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出现耐药,尤其出现ABL激酶T315I突变患者,目前国内常用的伊马......

    作者:何国民;陈婷;徐娟;蔡亚云;贲海祥 刊期: 2016- 06

  • 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选择

    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apy,IST)和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尤其是重型再障(severeaplas-ticanemia,SAA)的主要手段[1],但到具体再障患者具体选择,却仍有困难.本文拟就再障的IST选择相关因素展开讨论,以期优化IST,提高......

    作者:何广胜 刊期: 2016- 06

  • 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没有配型相合同胞供者的年轻患者应该接受替代供者的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aplasticanemia,SAA)是由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放射因素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一类严重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SAA按病因分为获得性及遗传性,半数以上的获得性为特发性,继发性包括化学因素(如苯等)、药物(如氯霉素等)、放射线、病毒(如EB病毒、肝炎病毒、微小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细菌(结核杆菌等)、妊娠及结缔组织......

    作者:许兰平 刊期: 2016- 06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进展

    原发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是由于不明病因导致B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进而导致红细胞过多过早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新报告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死亡率达到11%[1].根据致病抗体作用于红细胞佳活性温度可将AIHA分为3类:①温抗体型(wAIHA):自身抗体与红细胞反应佳温度为37℃,抗体主......

    作者:邵宗鸿;郑萌颖 刊期: 2016- 06